home
健康北京夜间杀手疾病课堂
按疾病查询视频 冠心病 糖尿病 高血压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哮喘 肺炎 支气管炎 肺癌 咳嗽 肺气肿 肺心病 感冒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慢性支气管炎 呼吸衰竭 肺纤维化 打鼾 骨折 腰椎间盘突出 颈椎病 股骨头坏死 骨质增生 腰痛 关节炎 骨质疏松 强直性脊柱炎 腰腿痛 腰肌劳损 肩周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截瘫 皮炎 皮肤过敏 皮肤瘙痒 红斑狼疮 癫痫 头痛 头晕 抑郁症 失眠 焦虑症 老年痴呆 中风 胃癌 直肠癌 食道癌 肝癌 肾肿瘤 鼻窦炎 鼻炎 鼻息肉 耳鸣 牙痛 牙周炎 唇腭裂 白内障 近视 虹膜囊肿 肝癌 肥胖症 前列腺炎 前列腺增生

保健食品非法添加变“神药”

2012/10/26 来源:中华网养老 作者:佚名 [ ]

随着网上购物的兴起,网络正成为假冒保健品的主销渠道。林克华介绍,不法保健品自己建设一个网站销售,即使产品出现问题,最多网站被关,他们又能重新开一个新网站销售。

“经过这次教训,我才明白世上根本没有什么神药。”面对记者,

吴国文显得异常憔悴和失落,和一个半月前的兴奋和激动形成鲜明对比。彼时,作为一名长期被类风湿病折磨的老病号,他在朋友的推荐下买了一盒号称能根治类风湿的保健品,用后3天果真“腿不疼了,手不酸了”,但随后身体出现的变化让他意识到“神药”有问题。医院的检测结果验证了他的猜测:保健品里面添加了化学药物。

吴国文的经历,是众多长期罹患慢性病,渴望根治的患者的真实写照。南方日报记者从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了解到,广州市保健食品非法添加每年检出率维持在3.8%左右,虽然近年来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但却屡禁不止。业内人士表示,一些不法厂商抓住患者希望治愈的心理,违规添加化学药物,让保健食品具有“神效”,而这些药物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

非法添加情况严重

“保健食品怎么可能会起到根治疾病的效果,肯定是有问题的。”广东省药监局人士对记者表示,保健食品只是一种营养补充剂,可以调节人体某种生理机能、强化免疫系统,本质仍然是食品,而且作用比较慢,不可能有神效。

然而,摆在面前的事实却是:各种各样的保健品号称自己“疗效显著”。更加吊诡的是,很多患者用后效果明显,短时间内症状得以减轻,有些保健品在病友圈子里还形成了一定的口碑效应。据记者了解,有不少患者就是听了朋友的推荐之后,才开始使用的。

“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非法添加了化学药物,早些年就已经存在,太常见了。”保健品行业资深从业人员林克华表示,一些不法保健品生产厂家,为了让患者觉得产品疗效好,纷纷在里面添加化学药物。但因此给患者带来的风险,他们却毫不顾忌,只是想着让患者赶紧购买。

据国家食药监局发布的《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第一批)的通知》显示,声称有减肥功能、辅助降血糖(调节血糖)、缓解体力疲劳(抗疲劳)、增强免疫力(调节免疫)、改善睡眠、辅助降血压(调节血脂)等功能的产品,是非法添加的“重灾区”,涉及西布曲明、格列本脲、红地那非、他达拉非、盐酸可乐定等物质。

按照规定,上述药物都须在医生的严格规定之下服用,否则存在安全隐患。以格列本脲为例,格列本脲是一种降糖效果明显的西药,但是副作用比较明显,因此许多患者不适合服用这种口服降糖药,长期大量服用最终会造成患者的低血糖和肾病,甚至导致死亡。而减肥保健品里添加的西布曲明,是抑制中枢神经的药物,可抑制食欲,长期服用会达到减肥效果,但同时会造成患者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失眠。

多渠道销售忽悠患者

对于当初自己的错误选择,吴国文至今后悔不已。但是在广告忽悠下,还是不断有人上当受骗,重步吴国文的后尘。

在广州工作的刘文辉跟记者感叹,在听到当地电台上某款号称能降低血糖的保健品广告后,汕头老家的老爸毅然地要订购,他听说后想拦都拦不住。由于担心老爸吃了有副作用,他赶紧回了趟老家,并将保健品拿给在药监部门工作的朋友看。“对方说外包装盒一看就是假的,里面的东西不用检测,肯定有问题。”

肖伟曾经是一名保健品销售人员,主要工作就是到小区里派发宣传单,让老大爷、老大妈们参加公司组织的会议,业内称之为“会议营销”。“在现场先施以小利,给老人派发一些小礼品,并让一些老人现身说法描述保健品的神效,边上还有很多推销员忽悠老人购买。”肖伟说,这些产品基本上是“三无产品”,等老人们吃了出现问题时,他们早已打一枪换了一个地方,人间蒸发了。最终肖伟觉得“良心上过不去”,辞了工作,回了老家。

林克华供职的是一家正规的保健品生产企业,他有一段时间曾专门关注过这类假冒伪劣保健品的销售模式。“在电台以专家身份进行推荐,在报纸和电视上让患者现身说法,主要针对一些难以根治的疾病,全国开发,其中以2、3线城市为主。”

而随着网上购物的兴起,网络正成为这类保健品的主销渠道。林克华介绍,不法保健品自己建设一个网站销售,即使产品出现问题,最多网站被关,他们又能重新开一个新网站销售。

没有门店,生产地址是假的,这让药监部门查处起来很头疼。记者在广州市食品药品管理局网站上发现,短短几个月,各地发函请求协查保健品真假的文件就达几十个,而在回函中,内容基本一致:未取得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保健食品批准证书批准信息是假的,有的保健品上面标称的企业根本就子虚乌有。

责任编辑:熊亚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养生节目

进入>>

热点养生节目

更多>>

站出健康-形意站桩养生法

请到的嘉宾是马世琦。主题是《站出健康-形意站桩养生法》。主要介绍形意站桩养生法,补脾胃吃什么好,薏米大枣莲子粥的制作方法等相关内容 [详情]

热点播报

更多>>

天气多变 老人要预防各种疾病

现在的天气温度变化太快了,“周一穿卫衣,周二穿衬衣,周三穿短袖,周四马上穿毛衣,周五必须穿大衣,周六周日又让你穿羽绒衣”,这样的天气让很多的老年人受不了,就会生病,很多的疾病就会因为气温的变化而引发。温馨提醒老年人,现在的天气变化的很快,老年人及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在这种天气要特别注意防范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详情]
天气多变 老人要预防各种疾病

专家看点

更多>>

李智讲阿胶的功效,烊化,甜甜圈

节目请到的嘉宾是李智。主题是《冬季养生三宝-阿胶》。主要介绍阿胶的常用食用方法,吃阿胶上火怎么办,如何辨别真假阿胶,不宜食用阿胶的人群,甜甜圈的制作方法等相关内容 [详情]
李智讲阿胶的功效,烊化,甜甜圈

关于中华养老网

养老产业招商

城市产业招商

联系我们 |刊登广告 |平台介绍 |关于我们 |豁免条款 |招聘信息 |隐私保护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