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健康北京夜间杀手疾病课堂
按疾病查询视频 冠心病 糖尿病 高血压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哮喘 肺炎 支气管炎 肺癌 咳嗽 肺气肿 肺心病 感冒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慢性支气管炎 呼吸衰竭 肺纤维化 打鼾 骨折 腰椎间盘突出 颈椎病 股骨头坏死 骨质增生 腰痛 关节炎 骨质疏松 强直性脊柱炎 腰腿痛 腰肌劳损 肩周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截瘫 皮炎 皮肤过敏 皮肤瘙痒 红斑狼疮 癫痫 头痛 头晕 抑郁症 失眠 焦虑症 老年痴呆 中风 胃癌 直肠癌 食道癌 肝癌 肾肿瘤 鼻窦炎 鼻炎 鼻息肉 耳鸣 牙痛 牙周炎 唇腭裂 白内障 近视 虹膜囊肿 肝癌 肥胖症 前列腺炎 前列腺增生

从诸葛亮"治国犹于治身"说起

2012/10/30 来源:百拇医药网 作者:佚名 [ ]

诸葛亮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一位精通天文地理、道教气功等学问的贤人。诸葛亮有句名言:"夫治国犹于治身,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举贤可安邦兴国,养神能益寿延年。诸葛亮把治身与治国相提,养神与举贤并喻,可见养神之重要。

祖国医学认为,神为一身之主宰,统帅五脏六腑。神是人体生命活力和精神活动的总称,对心身健康关系重大。《淮南子·原道训》谓:"夫精神气志者,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内经》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可见神的充耗,关系到人的昌亡。"神清意平,百节皆宁",养神是"养生之本"。

养神治身,不仅在我国历代著述浩繁,立言精辟,而且国内外的许多长寿者已从实践中受益。养神之法虽多,但归纳起来有如下数条。

调情志 古人云:"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孙真人卫生歌》也说:"世人欲知卫生道,喜乐有常嗔怒少,心正意诚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当感情冲动的时候,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做驾驭自己情感的主人,而不能恣意任性,纵情发作。面对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都应从容自如、自我克制、自我解脱、化解疙瘩、梳理情绪。做到喜有度,怒有节;不为一事过喜,不为小事过怒;处事不急不躁,闻变也不忧思重重。只有这样,才能"心静神安,神安则灾病不生,福寿永存"。

慎劳神 《寿世青编·养心说》主张:"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过忧,听其自乐,应以自然,任其自去。此养生之法也。"这是告诫人们要正确对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既不为非原则的无端琐事而忧虑焦躁,也不为一时得失而牵肠挂肚。如果经常焦躁不安、患得患失,便会伤神毁志、损精耗气而亡神。正如《彭祖摄生养性论》说:"汲汲而欲,神则烦;切切所思,神则败。"《延命金丹》中亦说:"凡欲身之无病,必须先正其心,使其心不妄求,心不狂思,不贪嗜欲,不着迷惑,则心君泰然。"心神泰然,则气和志达、气机畅疏、血脉和利、乐无病生。

宽心境 一个人要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胸襟,有"他人气我我不气"的雅量,有"大人不记小人过"的气度,有"让他三尺又何妨"的风格。有了如此开朗、豁达的心境,在对待人生道路上错综复杂的问题时,就能够站得高,看得远,凡事都从大局出发,求大同,存小异;遇事就能"拿得起,放得下",就能驱散忧虑、烦恼、苦闷等萦绕心头的乌云,不会有什么"想不开"的事,精神自然会轻松而愉悦。在生活中左右逢源、如鱼得水、称心如意,焉有不益寿延年之理!

戒贪欲 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足"、"知止",就是要人们不受利欲的引诱,不作过分的奢求,这既不是什么耻辱,也不会有什么危害。如果不是这样,为了享乐而千方百计日夜钻营,只能是心劳力绌,给自己背上沉重的思想负担,导致百病丛生,丧志折寿。有的人心术不正,十恶不赦,满肚子坏水,终日为钱财苦思冥想,惟利是图,不择手段,或贪污受贿,或巧取豪夺,或谋财害命。因贪心和私欲而做了亏心事,时时刻刻受到良心的谴责,必然白天是"于心不安",夜里是"恶梦缠身",使得人体生理失常,心弦紧绷,不堪重负,势必造成"精神内伤",从而导致"身心败亡"的恶果。因此,做人一定不要太贪,不贪才能神安气定,体健寿高。

重修德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仁者寿"的主张,认为"大德必得其寿"。唐代药王孙思邈亦指出:"若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晋代养生家葛洪亦云:"若德行不修,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人们只要重视道德修养,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为人处世,对得起先人,无愧于后人,严以律己,不生妒心,光明磊落,慈悲为怀,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心理自然处于愉悦平衡状态,身体机能必然和谐,健康长寿也就顺理成章了。

寻寄托 《寿亲养老新书》说:"养老之法,凡人平生为性,各有好嗜之事,见即喜之。有好书画者,有好琴棋者……"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亦说:"诗书悦心,山林逸兴,可以延年。"充实的业余生活,能带给你融融情趣,能"乐以忘忧",修身养性,延年益寿。尤其人至老年,倘若无所事事,精神失去寄托,纵然有较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也要"畏老老转迫,忧病病弥缚"。老年人倾心于某种爱好,舞枪弄剑、养花养鸟、习练书画、跳舞唱歌、旅游垂钓、收藏集邮等,是很必要的。精神有了寄托,也就摆脱了垂暮、孤寂之感。良好的心理影响生理,机体各种生命节律与自然相和谐,无形中提高了生命质量,生命的活力,对养神增寿颇为有益。

责任编辑:熊亚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养生节目

进入>>

热点养生节目

更多>>

站出健康-形意站桩养生法

请到的嘉宾是马世琦。主题是《站出健康-形意站桩养生法》。主要介绍形意站桩养生法,补脾胃吃什么好,薏米大枣莲子粥的制作方法等相关内容 [详情]

热点播报

更多>>

天气多变 老人要预防各种疾病

现在的天气温度变化太快了,“周一穿卫衣,周二穿衬衣,周三穿短袖,周四马上穿毛衣,周五必须穿大衣,周六周日又让你穿羽绒衣”,这样的天气让很多的老年人受不了,就会生病,很多的疾病就会因为气温的变化而引发。温馨提醒老年人,现在的天气变化的很快,老年人及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在这种天气要特别注意防范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详情]
天气多变 老人要预防各种疾病

专家看点

更多>>

李智讲阿胶的功效,烊化,甜甜圈

节目请到的嘉宾是李智。主题是《冬季养生三宝-阿胶》。主要介绍阿胶的常用食用方法,吃阿胶上火怎么办,如何辨别真假阿胶,不宜食用阿胶的人群,甜甜圈的制作方法等相关内容 [详情]
李智讲阿胶的功效,烊化,甜甜圈

关于中华养老网

养老产业招商

城市产业招商

联系我们 |刊登广告 |平台介绍 |关于我们 |豁免条款 |招聘信息 |隐私保护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