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潜伏在夜间的杀手疾病课堂

有老人立遺囑:房子給保姆年輕人立遺囑:財產不給TA

2013/10/10 来源:人民网 作者:佚名 [ ]

 

昨天,浙江海之星律師事務所宣布特設一個“專業遺囑遺產事務處”,這在省內算首例。

經濟高速發展,社會關系復雜,因為財產和意願都越來越復雜,普通百姓是不容易厘清遺囑背后的法律問題的,訂立一份合法、合理、合乎意願的遺囑越來越需要專業指導。

記者昨天從海之星的律師以及杭州一些公証處了解到,近年來,立遺囑的人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僅杭州西湖區公証處,今年1到9月份就有283起。還有年輕化的趨勢。

以下3個發生在杭州的真實案例,其中涉及到不少專業知識,今天我們一起來分析分析(因涉及隱私,文中當事人姓名均隱去)。

老人立遺囑

要把房子給保姆

老人年紀大了,老伴走了,陷入了孤單。一個孩子在外地,另一個很少來看他,他獨自居住在一套他名下的房改房中,直到保姆王阿姨出現。

王阿姨照顧了大伯六七年,大伯決定把自己唯一的遺產,這套房子留給她。

后來老人去公証處立下遺囑百年之后房產留給王阿姨。老人百年之后,老人的孩子到公証處去鬧過,說辭是父親被那個保姆迷惑了,后來發現所有手續無可挑剔隻能作罷。

法律要點:這種情況在《繼承法》中被稱為“指定繼承”,它不是按照法定繼承,也就是繼承人是父母配偶兄弟姐妹等。而是當事人依照自己的意願,指定任何一人,來繼承他的遺產,哪怕沒有血緣關系,這是他的權利。

像此案例中的老伯立遺囑有兩個要求,一是當時他健康狀況良好,思維清晰。

公証處工作人員說,他們也碰到過有些老人隻能點點頭或者搖搖頭,神智似乎是清晰的,但是已經不能正常表達了,這種情形也不能給予做遺囑公証,所以,立遺囑要趁自己身體狀況良好時﹔二是,老人能夠出具三証以証明房產是自己獨自一人擁有的,也就是自己有完全支配權的。

現實中,海之星的律師還碰到過,時間久遠,老人拿不出房產証原件了,但是如果要遺囑公証的話,原件是一定需要的。

因此,海之星律師曾經就幫助老人去房管局調查取証,突破老人立下有效遺囑形式上的障礙。

年輕人立下遺囑

財產不給TA

立遺囑的不僅僅是老人,現在年紀輕的也越來越多了。這是公証處和律師們普遍感覺到的。

有個耐人尋味的地方,年輕人來立遺囑,通常是定下,財產不給配偶,隻給孩子。比如男人立下遺囑,如果我沒了,那麼我的財產給我父母和孩子,而不給我老婆,再問下去,原來內心是想不能讓老婆帶著他的財產投入別的男人懷抱。

法律要點:這類繼承可能會出現的一個問題是,孩子如果未成年,媽媽依舊是他的監護人,財產由媽媽代為保管。有人會問,那麼錢還不是到女方那裡了嗎。事實上,媽媽作為監護人對遺產的支配上是不能隨心所欲的。比如男人留給孩子一套房子,媽媽就不能隨意出售,如果要出售會遭遇非常嚴格的審查,是否確實有必要。當然,男人在立遺囑時,也隻能處置夫妻財產中屬於他的那部分。

父母立下遺囑遺產隻給孩子

孩子的配偶沒份

這是另一種新動向。七八十歲的老人立遺囑往往是定下遺產在自己的數個子女間如何分配。而現在越來越多年輕的父母早早立下遺囑,我們的財產隻給我的孩子,他的配偶沒份。

法律要點:按照繼承法,如果子女從父母那裡繼承下遺產,如果子女已婚,那麼這份遺產是屬於小兩口的,也就是算小兩口的夫妻共同財產。現在的父母費盡心思要表達的就是最大權限地保護他們的獨生子女。

如何立一份

合法、合理、合乎意願的遺囑

一般來說,所有的律師事務所都能提供這一類法律服務,但是海之星律師事務所目前專門辟出一個部門來專業地從事這類服務。

服務流程是這樣的——

當事人上門咨詢委托:

律師代為審查財產文件和身份關系(戶口本身份証,房產三証、存折、遺產中涉及股份的,還要出具股權証等)

遺囑文稿規劃起草以及確定,這一過程用錄音錄像固定。

當事人簽字(簽名,摁指紋):

遺囑可以交由當事人自己保管,也可以交由律所代為保管。律師會一路跟蹤到當事人百年之后,繼承的執行。

此外,公証處工作人員,也有幾點提醒。

更改遺囑。在法律上,自寫的遺囑不能推翻之前的公証遺囑。也就是說,如果你的上一份遺囑是公証過的,現在想做更改,更改后的遺囑必須去同一公証處做公証。

當事人立下遺囑指定繼承並公証,那麼繼承人必須在當事人去世后,兩個月內到公証處去辦理“申請接受遺贈公証”。

责任编辑:菁菁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香河老人留给世界的人体之谜

    香河老人留给世界的人体之谜

    吃素念佛,享年88岁,1992年往生的周凤臣老居士肉身不腐的事,已传遍了整个北京城。《新民晚报》、《人民公安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传媒均对此作了报导。1994年10月3日,中国佛学院一行14名学僧,专程去河北省香河县瞻仰了周老居士的肉身。[详情]
  • 56年的爱情,6000步的长度—爱情天梯

    56年的爱情,6000步的长度—爱情天梯

    上世纪50年代,20岁的重庆江津中山古镇农家青年刘国江爱上了大他10岁的“俏寡妇”徐朝清。为了躲避世人的流言,他们携手私奔至深山老林。为让徐朝清出行安全,刘国江一辈子都忙着在悬崖峭壁上凿石梯通向外界,如今已有6000多级,被称为“爱情天梯”。[详情]

养生节目

进入>>

关于中华养老网

养老产业招商

城市产业招商

联系我们 |刊登广告 |平台介绍 |关于我们 |豁免条款 |招聘信息 |隐私保护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