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潜伏在夜间的杀手疾病课堂

假装子女和老人通电话 大学生轻松骗到3000元

2013/7/30 来源:重庆晨报 作者:姜雅娟 [ ]

你有多久没给父母打过电话了?父母能听出你的声音吗?近日,巴南检察院起诉了一起诈骗案:家族式犯罪团伙专门骗独居老人,假装老人的子女和老人通话,以带天麻、虫草或借钱为由,要求老人拿钱进行欺诈,他们在巴南、南川、江津共计作案25起。

轻松骗得3000元

大学生跟姐夫一起诈骗

26岁的梁凉(化名)是江津人,十年前患上乙肝。他在一家通讯公司当客服经理,工作之余还经营了一家保健品公司。前年梁凉当了父亲,抚养小孩、住房按揭、治疗肝病,让梁凉“经济压力大”。

当孩子4个月大的时候,梁凉的姐夫范帆(化名)找到他,要他跟自己一起去卖药。2012年,他们一起骑摩托车路过江津杜市时,看到公路边一个老太太在晒太阳。他们就下车跟老太太聊天。范帆问清老太太姓什么后,就以老太太的姓氏来编自己的名字,以拉近与受害者的关系。范帆从老太太那里了解到,她的儿子、儿媳在外边打工。

范帆就说,老太太儿子、儿媳的工友李波喊他们帮忙,回来带点虫草送给老太太儿子的老板。

范帆将电话打给自己妻子李莉(化名)的舅舅焦嵩(化名),让他冒充老太太的儿子,叫她拿钱买虫草。老太太接完电话后,就从屋里拿了3000元。范帆、梁凉骗到钱后就骑车跑了。

梁凉这才知道,姐夫不是拉自己卖药,而是给老人下套。可是轻松就赚了3000元,再加上他们去的都是些偏僻的农村,没什么摄像头,也没有谁认识他们,他们作案两三年都没有被发现。就这样,读过大学的梁凉在亲戚的诱导下,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2010年10月4日至2012年7月23日期间,有25名老人受到欺诈。2012年8月,这个团伙被江津警方抓捕归案。

将诈骗目标人群

锁定为六七十岁的老人

主犯范帆和焦嵩,加上李莉、梁凉,他们组成了家族式犯罪团伙。在江津作案二十多起,在巴南区接龙镇作案9起。

梁凉说,如果受害对象没有察觉他儿子(女儿)的声音不对,他就会把钱给我们。如果察觉不是他子女的声音,受害对象就会挂掉电话,他们就骑车逃跑。“跟五个老人聊天,就会有一起诈骗成功。”

范帆等人主要挑选六七十岁的老人作为诈骗目标。原因是这个年龄的老人子女一般二十多岁,正是在外打工的主力军。

受骗老人很善良

很少责怪骗子还劝走正道

巴南区接龙刑警支队侦办此案的王童警官介绍,这些受骗的老人,很多对子女在哪里打工并不清楚,老人的回答一般都是“好像在哪里或哪里”。也难怪,这些打工者有的居无定所,跟父母的联系也比较少。这些老人被骗后,一般都是几天后跟子女通电话,才知道自己上当了。

王警官说:“有些老人虽然有手机,但是打不来电话,只会接孩子打来的电话。”

有些老人告诉王警官,子女有时春节都不回来,他们也理解孩子是为了改善生活,但他们也很想多听听孩子的声音。

令王警官觉得又好气又好笑的是,被骗老人很善良,当警方领着犯罪嫌疑人指认现场时,几乎没有老人责怪骗子,给犯罪嫌疑人倒水、端板凳,还劝他们:“走正道嘛,干什么不好要去犯罪。”就像父母对待犯错的孩子一般宽容的口吻,虽然这些老人经济条件并不好。

在巴南区看守所内,梁凉悔恨地低下了头:“我现在也很后悔,一是对这些农村人带来的伤害,二是对自己带来的伤害。当时被钱冲昏了头,没有想这些。”

70%的子女

一个月和父母联系一次

巴南新槐村也有村民受骗,巴南区新槐村大秋坎社的王社长介绍,全村4000多人,有两三百位老人家里没有安装电话,有急事就借用邻居的电话和子女联系,这部分人有的半年才打一次电话。

王社长管辖的七八十个老人里,跟子女联系多的为一个星期打一次电话。70%的老人一个月才接到一次子女的电话,有20%的约半年没联系,10%老人使用不来电话。

子女很少跟老人吹闲牛,一是节约话费,二是意识不到位,觉得给吃给穿就是孝顺父母,不懂得关心父母的精神生活。三是工作比较忙,打工的子女多是体力活,工作劳累有时也顾不了关心父母。

个案>

只因

孤独

独居老汉爱去公园聊天

一回家就难受还想自杀

67岁的张大爷和妻子离婚多年,膝下有个独生女儿。女儿到外地工作后,也很少和父亲见面。

张大爷只好每天到离家不远的公园,看其他老人下棋打牌,偶尔也跟着学太极。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张大爷就到公园找人聊天。中午回去吃个饭,他又马上出来,一直到晚上公园没什么人了才回家。

女儿知道张大爷的情况后,也曾劝说父亲到自己所在的城市生活,可张大爷觉得又不合适,时间一长,他的焦虑症状越发加重,甚至都有了自杀的念头。女儿赶紧陪张大爷到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就诊,经诊断,老人患上了较为严重的抑郁症,通过药物治疗才得以缓解病情。

只因

嫉妒

老汉身体差不能开车

连戳几十辆车胎报复

今年4月30日起,扬州仪征城区有几十辆车的车胎被戳。警方经蹲守,在5月23日凌晨将嫌疑人抓获。谁也没想到,疯狂的戳胎者,竟然是一个身材瘦小的六旬老汉。这名男子姓赵,62岁,是退休工人。他只要看到有车,周围又没人,就用锥子戳几下。一般老赵凌晨三四点钟出来作案,那时候别人正在睡觉。老赵称,“我身体不好,人家身体好还有车开,太气人了,那我就去戳他们的车胎,让他们开不好车。戳人家的车胎没被发现,觉得很有成就感。”

老赵的儿子赵浩说,3年前母亲患癌症去世,父亲性情大变,去年又得了中风,还患上了抑郁症。赵浩说,父亲并非仇富,他们家境还可以。法院查明,老赵毁坏车胎44只,价值7488元,其行为构成寻衅滋事罪,判处其有期徒刑6个月。

据《扬子晚报》

因为

贫穷

黑龙江敬老院火灾 追踪>

亲人很少探望 老人常为钱吵嘴

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多位敬老院院民的亲属向记者表示,联合敬老院其实一直都不算太平。

资料显示,联合敬老院是海伦市集中供养农村五保老人的福利机构,2005年投入使用,曾获评全国模范敬老院。目前敬老院实际入住五保老人283人,特护病房为32人。

据海伦市政府工作人员介绍,住在特护病房的院民多数患有严重疾病,王贵(警方认定王贵为纵火凶手)就住在特护病房楼的103房间。

曲录兴的弟弟曲录爵死于此次火灾。曲录兴告诉记者,敬老院内空间狭小,卫生极差,他每次去看望弟弟,总能在屋内闻到一股屎尿味,他觉得老人们在联合敬老院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

海伦市政府工作人员透露,联合敬老院的老人平时显得很孤独,很少有人来探望,狭窄的空间里,几个人凑在一起,显得十分无趣。

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中,老人们无力像电影《监狱风云》里那样斗殴,但更不像《飞越老人院》那般壮心不已,关于金钱与空间的斤斤计较,带来了无休止的吵嘴和殴打。

曲录兴说,敬老院经常发生偷窃事件,院民间拌嘴更是家常便饭。

王珍则说,敬老院的院民经常为了钱而打架,弟弟王贵被抢被打也不是头一遭了。

记者了解到,部分死者家属来敬老院探望老人的次数屈指可数,但在火灾后纷纷出现,来商谈赔偿事宜。

责任编辑:睿予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香河老人留给世界的人体之谜

    香河老人留给世界的人体之谜

    吃素念佛,享年88岁,1992年往生的周凤臣老居士肉身不腐的事,已传遍了整个北京城。《新民晚报》、《人民公安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传媒均对此作了报导。1994年10月3日,中国佛学院一行14名学僧,专程去河北省香河县瞻仰了周老居士的肉身。[详情]
  • 56年的爱情,6000步的长度—爱情天梯

    56年的爱情,6000步的长度—爱情天梯

    上世纪50年代,20岁的重庆江津中山古镇农家青年刘国江爱上了大他10岁的“俏寡妇”徐朝清。为了躲避世人的流言,他们携手私奔至深山老林。为让徐朝清出行安全,刘国江一辈子都忙着在悬崖峭壁上凿石梯通向外界,如今已有6000多级,被称为“爱情天梯”。[详情]

养生节目

进入>>

关于中华养老网

养老产业招商

城市产业招商

联系我们 |刊登广告 |平台介绍 |关于我们 |豁免条款 |招聘信息 |隐私保护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