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潜伏在夜间的杀手疾病课堂

老人被电动车撞倒 肇事这至今未现身

2013/6/21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佚名 [ ]

昨天上午8点多,陈老独自骑三轮车外出,不慎被一辆电动车撞倒。肇事者将陈老送到京通医院后便不知去向。院方在找不到老人家属的情况下,采取了先救人的办法,不仅帮老人处理了伤势,还千方百计配合警方找到了老人的家属。随后老人被转往潞河医院,并确认可以回家休养。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

京通医院宅心仁厚

伤者没钱也先治疗

昨天下午2时许,记者来到了通州区京通医院,医院的大厅里还摆放着一个轮椅,这轮椅正是用来接陈老的。此时陈老已经被转往潞河医院。

京通医院一位导医告诉记者,当天上午8时40分左右,一名40岁上下的男子蹬着一辆三轮车来到医院门前,车后坐着一位受伤的老人,手臂满是鲜血。这名男子来到医院后,将老人从三轮车上抱了下来。院内医生见状,赶紧找来了轮椅,将老人推往急诊室。这名男子称是他不小心骑电动车撞伤了老人,但随后这名男子便不知去向。

老人姓陈,今年87岁了,耳朵有些聋,说话也吐字不清。为了及时医治并找到老人家属,京通医院护理部王丽主任费了很大心思。老人手臂包扎好后,王主任恐怕老人还有其他伤情,便一边治疗,一边询问老人身体其他部位是否有痛感。

当王主任的手按到老人腰部时,老人直喊疼。王主任赶紧安排给老人拍片子,结果发现老人右侧股骨头有一处裂伤。按陈老的伤情来看,应该住院,但陈老一直嚷嚷着要回家,并努力地想要站起来。

王主任看陈老脸色发青,恐怕他犯心脏病,便赶紧向他询问家里的情况,却发现老人耳朵不太好使,说话也不利索。

王主任说,老人的这种情况可真是把她急坏了,她找来了白纸,还有红笔,然后附在老人耳边大声询问老人姓名,老人说什么,她就用笔在纸上写。经过几遍修改,白纸上只留下了“陈世恒”、“交电4楼422号”一些可能有用的线索。

见从老人身上也问不出太多的东西,王主任选择了报警。除了报警,王主任还在网上发布了寻找老人家属及肇事者的帖子。在民警赶来之前,老人的情绪一直很难控制,一直吵着要回家,王主任只好让护士用了“缓兵之策”,用轮椅推着老人到医院外面随便走走,一边假意送他回家,一边给老人讲故事分散注意力。

随后民警赶到医院,并通过王主任提供的线索,最终找到了陈老的家属。很快,陈老的姑爷及其他三位家属便赶到了医院。因为老人吵着要回家,王主任建议家属将老人先转往其他医院再进行一次诊断,以确定老人的伤势确实可以回家休养。

据了解,京通医院多次遇到伤者送到医院后,却找不到家属支付医药费的情况,每逢这种情况,医院都会利用绿色通道机制,本着救死扶伤的原则,先救治伤者。今年以来,医院已经至少遇到了3起类似情况。

潞河医院精心诊治

受伤老人平安回家

随后记者又赶往通州潞河医院核实相关情况。据当班骨科医生介绍,老人被999转到医院以后,医生为老人做了全面检查,发现老人除了手臂外伤及股骨头裂伤外,不存在其他伤情。这种程度的伤情,允许患者回家静养。经过治疗后,家属已接老人回家休养。

事发现场有目击者

看到男子撞伤老人

据了解,老人被电动车撞倒的时间是在昨天上午8时许,位置是通州区西上园菜市场附近。记者赶往西上园菜市场北侧的十字路口,向目击者询问了相关情况。

一位交通协管员告诉记者,事发地点位于十字路口的东北角,当时老人骑着一辆三轮车在街边慢行,一名40多岁的男子骑着电动车,不慎将老人撞倒。肇事者事后也报了警,并将老人送往了医院。

记者追问

送伤者就医后

肇事者自行离去

这算逃逸吗

记者了解到,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明知自己发生了交通事故,为逃避事故责任,故意逃离事故现场,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的一种违法行为。肇事者在撞倒老人后,确实有报警的行为,但此后手机便关机,虽然现场有救人的行为,但事后也不见踪影。此行为是否仍在肇事逃逸之列呢?

律师分析,是否归结为肇事逃逸,并不是由伤者的伤情来定性的,关键是看肇事者是否有逃避法律追究的行为,从以上情况来看,肇事者虽然有报警行为,但其之后的做法仍然导致了事实调查不清,有故意逃避法律追究的嫌疑。

责任编辑:郝培鑫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香河老人留给世界的人体之谜

    香河老人留给世界的人体之谜

    吃素念佛,享年88岁,1992年往生的周凤臣老居士肉身不腐的事,已传遍了整个北京城。《新民晚报》、《人民公安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传媒均对此作了报导。1994年10月3日,中国佛学院一行14名学僧,专程去河北省香河县瞻仰了周老居士的肉身。[详情]
  • 56年的爱情,6000步的长度—爱情天梯

    56年的爱情,6000步的长度—爱情天梯

    上世纪50年代,20岁的重庆江津中山古镇农家青年刘国江爱上了大他10岁的“俏寡妇”徐朝清。为了躲避世人的流言,他们携手私奔至深山老林。为让徐朝清出行安全,刘国江一辈子都忙着在悬崖峭壁上凿石梯通向外界,如今已有6000多级,被称为“爱情天梯”。[详情]

养生节目

进入>>

关于中华养老网

养老产业招商

城市产业招商

联系我们 |刊登广告 |平台介绍 |关于我们 |豁免条款 |招聘信息 |隐私保护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