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潜伏在夜间的杀手疾病课堂

六旬老人病重住院 家属一直未露面

2013/6/12 来源:云南网 作者:佚名 [ ]

发现站在病床旁跟自己说话的是敬老院请来的护工,67岁的杨祖骐再次翻身把脸对着墙角,没有出声。

昨天已经是他从阳光敬老院转进省红会医院的第5天了,医生检查出他目前有大面积脑梗塞,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然而,病危通知书已经下了数日,敬老院多次联系杨祖骐的家人,至今却无人到医院看过他。

老人因脑梗入院治疗

从医生那里了解完杨祖骐的最新病情后,李思博又跟着两个护工一起,把老人送去做CT检查。李思博是杨祖骐之前所住的阳光敬老院院长李薇的女儿,还在念大一的她这几天课后都会去医院,帮忙照顾杨祖骐。

7日下午4点,正在敬老院里看电视的杨祖骐突然一头栽倒在地上,陷入昏迷。李薇等人立刻把他送到红会医院。

“医生诊断为脑梗阻。”李思博说,当时院方就下了病危通知书。

接着,李思博和李薇便尝试联系杨祖骐的家人。杨祖骐的儿子也患有疾病,常年都在医院治疗,生活不能自理。而他唯一的女儿段玲(化名)也在30多年前随着改嫁的母亲去了另一个家庭,改名换姓。敬老院联系上段玲,但对方不愿插手杨祖骐的事。“后来直接不接我们的电话,要么就说我们找错人了。”

李思博说,以往杨祖骐在敬老院的生活费用都是他的兄弟杨祖相给的。“杨祖骐的退休金和低保都是由他兄弟保管。”杨祖骐住院后,敬老院联系上了杨某某,可他认为,杨祖骐还有一个女儿,医药费不应由他来承担。

无奈之下,敬老院只得请了两个护工,专门照顾杨祖骐,而李思博也在课后到医院帮忙照应。

虽然已经在医院治疗了好几天,但杨祖骐仍然没有脱离生命危险。杨祖骐的主治医生戴医生说,杨祖骐以前有陈旧性脑梗塞,这一次,原来梗塞的地方又出现了新的大面积梗塞,加上他肺部感染和胸腔积液,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杨祖骐自住院以来,连号都没有挂,医疗费用也是医院在垫付。但后期的治疗费用很高,医院也无力垫付,希望家属能到医院配合治疗。”

在敬老院5年 家人从未看望他

阳光敬老院是黑林铺附近的一家普通的养老院,目前里面住着43位老人,他们多为孤寡、低保老人。根据他们是否能生活自理的情况,每月的生活费用从400元到800元不等。

2008年2月,杨祖骐和他患病的儿子杨辉(化名)都被段玲带到了这里,开始敬老院生活。一年后,杨辉因为时常发病就打骂敬老院里的老人,被送到医院治疗,而杨祖骐依然住在敬老院里,一住就是5年。

“他性格很孤僻,不爱说话。”这是杨祖骐留给李思博最深刻的印象。李思博说,从杨祖骐住进敬老院后,他的家人从来没有来看过他。但每个月杨祖骐都会按时把生活费用交给敬老院,他说是兄弟杨祖相带给他的。空闲时,杨祖骐还自己去街上拾点垃圾换点零花钱。

“阳光敬老院已经开了12年,但我还从未遇到过和杨祖骐类似遭遇的老人。”李薇说,杨祖骐其实很想念家人,经常缠着她,要她给他的家人打电话。“他说他想念前妻,好想家人都来看看他。”

这样没有家人关爱的日子持续了5年多,李薇也从没见过杨祖骐的家人。直到今年4月杨祖骐第一次发病,她联系上杨某某,让他带着杨祖骐去治疗。之后,杨祖骐的病在5月又复发了。李薇再联系杨某某和段玲时,他们都不愿出面负责。而那时杨祖骐的脸肿得不成样子了。无奈之下,李薇只得自行把杨祖骐带到社区医院治疗了大半个月,杨祖骐的病情才渐渐好转。

虽然杨祖骐住进敬老院时,合同上已经明确规定医疗费用等由其家属承担,但李薇还是出钱支付了他的这些医疗费。但接下来杨祖骐的第三次发病,让收入微薄的李薇感到力不从心。

“我们不能让老人出事,不然对不住自己的良心。”李薇说,目前家属不出面,杨祖骐的医疗费用无人支付,不能更好地接受治疗,而且万一要做手术,还需要家属签字才行。李薇还担心,万一杨祖骐病重不治,敬老院又没有他的户口簿等资料,他的后事便没了着落。“我们真心希望家属能出面解决一下问题。”

前妻:我们没有义务照顾他

李薇提供的杨某某的电话一直无人接听,而杨祖骐的前妻王女士在电话里也清楚地表示自己和女儿没有义务去照顾杨祖骐以及负担他的医疗费用。

王女士说,她和杨祖骐在30多年前就已经离异,女儿段玲归她抚养,杨祖骐之后没有给过任何抚养费。如今女儿已经成家,有了自己的家庭,对杨祖骐没有赡养义务。

“但她总归是她的女儿。”王女士觉得女儿没有义务要给杨祖骐承担医疗费用,但她会劝女儿去医院看望父亲。“但如果她不愿意去,我也不能勉强。”

云南睿信律师事务所崔寓翔律师认为,在杨祖骐入住敬老院的合同中,并没有规定医药费用要由敬老院支付,所以敬老院没有义务承担杨祖骐的医疗费用。

崔律师说,虽然杨祖骐在当年离异后没有支付段玲的抚养费用,可这并不意味着段玲对杨祖骐就没有了赡养义务,因为他们之间是有血缘的父女关系,段玲对杨祖骐仍有赡养的责任。

 
责任编辑:郝培鑫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香河老人留给世界的人体之谜

    香河老人留给世界的人体之谜

    吃素念佛,享年88岁,1992年往生的周凤臣老居士肉身不腐的事,已传遍了整个北京城。《新民晚报》、《人民公安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传媒均对此作了报导。1994年10月3日,中国佛学院一行14名学僧,专程去河北省香河县瞻仰了周老居士的肉身。[详情]
  • 56年的爱情,6000步的长度—爱情天梯

    56年的爱情,6000步的长度—爱情天梯

    上世纪50年代,20岁的重庆江津中山古镇农家青年刘国江爱上了大他10岁的“俏寡妇”徐朝清。为了躲避世人的流言,他们携手私奔至深山老林。为让徐朝清出行安全,刘国江一辈子都忙着在悬崖峭壁上凿石梯通向外界,如今已有6000多级,被称为“爱情天梯”。[详情]

养生节目

进入>>

关于中华养老网

养老产业招商

城市产业招商

联系我们 |刊登广告 |平台介绍 |关于我们 |豁免条款 |招聘信息 |隐私保护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