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镇位于五河县城西南24公里处,东临淮河,五蚌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商贸繁荣。改扩建,位于大新村,五蚌公路县城西南25公里处,占地面积14亩,建筑面积1983平方米,床位数100张,入住100位老人,需社会投资245万元,用于增加设施。,做到“老有所养、老有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医”:
一、建制度全面实行规范化管理
在加大软硬件投入的同时,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努力实现人性化管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做到以人为本,以制管院。在广泛征求供养对象基础上,制定了院长责任制、岗位目标责任制、院务公开制、食堂管理制、财务、卫生、医疗、文化娱乐等一系列制度,促使各项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并做到上墙公示,接受院民监督。
二、优服务全力营造温馨和谐环境
我镇原有的敬老院是利用原郭府乡政府的闲置办公室,不仅面积太少,年久失修,破陋不堪,只能容纳六、七个老人,而且距离镇政府5公里之多,相对偏远,不便管理,五包老人基本上都是分散在各村供养,对老人生活、身心健康等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为改善五保老人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我镇敬老院始终把服务工作放在首位。2007年至200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经镇党政联席会议研究,结合敬老院建设项目在大新镇上新扩建一幢标准化敬老院,院址座落在大新村赵顾台村民组,占地25亩,总投资250多万元,共建有宿舍楼5栋,其80间,可容纳160人(每间2人)五保老人入住;活动、办公宿舍楼1栋,其16间;厨房、3间。院内还有老人健身活动场地和花园,专供老人们健身和休闲,截至目前已入住名五保老人120人,配有管理、服务等工作人员10人,其生活井然有序,管理井井有条,已成为我镇五保老人向往的乐园。
三、善经营着力提高老人生活水平
在全力做好服务的基础上,为了弥补经费不足的现状,大新镇敬老院坚持走不等不靠、积极创收、以副养院的发展经营路子。一是积极发展种植业。结合我院实际,建院后从院址所在地大新村村民手中转包土地12.4亩,组织有劳动能力的五保老人种植了各类蔬菜和经济作物。在满足了院内蔬菜消费的同时,养老院还积极联系客户进行出售,给敬老院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年利润1万余元;二是发展养殖业。在抓种植的同时,也着手开发养殖项目。在院内建造猪舍12间,通过自繁自养、逐年扩大了生猪的养殖,目前存栏有4头能繁母猪、16头小猪仔。每月和逢年过节杀猪宰鸡,提高老人生活质量,不仅能自给自足,还有多余的向外出售,每年大约可以给敬老院带来4万余元的经济效益,有效的弥补了经费的不足。
这些年来,我镇敬老院建设快速发展,敬老事业不断上新水平。虽然我镇敬老院的工作取得了相当明显的成效,但对照上级要求和先进乡镇比,我们仍有一定差距。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基础工作,创新机制,突出特色,把我镇敬老院建成美好和谐的老人家园,不断为推进社会福利事业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