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来临,随着气温的下降,很多人的户外活动逐渐减少,尤其是老年人,室内也很少通风,都喜欢呆在家里享受温暖。殊不知室内空气如果不流通,极易导致细菌滋生,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慈愿小编提醒广大中老年朋友:冬天一定要每天都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而且要学会正确方法。
首先,最好在每天的早、中、晚开窗通风3次,每次通风时间以15至20分钟为宜。有人认为开窗次数越多越好,其实也并非如此,因为冬季频繁开窗会使室温降低,老人容易着凉生病。
其次,如果房间较小、室外有风或较寒冷的情况下,开窗时间应短一些;若房间较大、室外无风或比较暖和的情况下开窗时间应相对长一些,据测算,以80平方米的房间为例,在无风或微风的条件下开窗20分钟左右就可使致病微生物减少约60%。
第三,老人和孩子最好在开窗之前加点衣服或者换到其他居室,通风后再回到室内,以免开窗后因温度骤降而患病。如果有重病患者,则需慎重开窗。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室内温度不要因开窗而降到16℃以下,最好控制在16℃―24℃为宜。
特别强调:卧室内不宜摆放过多的花草
冬季由于不经常开窗,室内的氧气相对较少,这对于患心肺疾病的患者来说无疑会造成更加缺氧的状况。而一些老年人往往还喜欢在卧室里摆放很多花,殊不知这样会造成夜间卧室内更加缺氧。由于植物光合作用是在白天太阳光照射在植物的叶片上才可以进行的,屋里的氧气也才能得到增加。而到了夜晚,这些花草就会吸入氧气,与睡眠中的人争夺室内的氧气,对人体健康非常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