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
在这样一个属于母亲的节里日,母亲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或许,她们需要的并不多,仅仅是一天的休息,或者只是一个简单而又不寻常的关爱。“母亲节,我们不要什么豪华和时尚的礼物,如果要给,就给我们放一天假吧……”调查显示,这种心声正越来越多地呈现在“老漂族”这个群体当中。“老漂族”这个名词是形容那些为照顾第三代而远离家乡、来到陌生大城市的父母。
由于工作压力激增,生活节奏加快,“老漂族”的数量也日益增多,但与之同增的,是“老漂族”身处城市中的孤独与不适应感。大多“老漂族”都只能如同守巢的鸟儿一样,围着孙辈或家务打转。在精神上,他们其实是孤单的,甚至是不自由的。他们需要的不多,仅仅是“给我们放一天假”。
事实上,这也并不仅仅是单纯地对假日的渴求,而是折射出另一种孝道的缺失。在快节奏的生活之下,年轻一代对父母的感恩形式更多地体现在了高效、简单的物质回报上。我无意去指责年轻一代对父母情感方面的慰藉不够,事实上,“简单、物化”的方向,在很多时候,只是紧张生活状态下的不得已。但现实的解释终究无法稀释老人们的孤寂,它也因此成了必须直面的问题。
透过“老漂族”的无奈,于母亲节,社会必须更深刻地反思,反思那些老年人真正需要的东西,反思孝顺与被孝顺怎样切实地对接。孝是一种文化,从本次母亲节当天开始,本报将举办以“念亲行孝,感恩中国”为主题的第二届孝文化节,该节包括《新孝经》全球征集暨立碑行动、母亲节特别行动、父亲节特别行动等三大活动。我们相信,这是对精神孝顺的一种温情脉脉的提醒。
母亲节,那些孤独的老人们,他们其实只需要儿女陪自己好好休息一天。让漂泊的母亲们心灵拥有停泊的地方,这胜过更多的物质堆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