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机构养老头部740机构养老头部220
热门城市养老院 北京养老院 天津养老院 上海养老院 广州养老院 南京养老院 杭州养老院 沈阳养老院 海口养老院 长春养老院 重庆养老院 成都养老院 三亚养老院 福州养老院 温州养老院 武汉养老院 郑州养老院 遵义养老院 西安养老院 苏州养老院 济南养老院 南昌养老院 昆明养老院 太原养老院 大连养老院 石家庄养老院

焦作公立养老院入住门槛高 民营养老院期待政府扶持

2013/1/31 来源:新浪 作者:佚名 [ ]

去年3月1日,全国老龄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透露,截至2011年底,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1.85亿,占总人口的13.7%。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让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那么,焦作市目前机构养老的服务体系如何?对此,焦作市政府有何创新举措?哪些难题亟待破解?近日,东方今报分派两路记者,关注焦作机构养老问题。

【记者调查】民营养老院环境好但价位高

冬日暖阳映射在位于焦作市建设路上的一家家居式老年公寓内,连续近一周的雾霾天气过后,焦作市的气温已开始回升,这也让市区又恢复了往日的喧嚣。但建设路这家老年公寓内的老人们的世界却是安静的。

杨大娘拄着拐杖安详地坐在紫瀛老年公寓的坐椅上,这位80多岁的老人已经开始失忆,她只是偶尔才能想起当年的一些往事,大多数时候,她就那样静静地坐着……

位于焦作市山阳区的紫瀛老年公寓已成立8年,是焦作市较为规范的一家民营养老机构,比较具有代表性。1月22日下午,记者走进了这所老年公寓。

置身其中,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在一楼大厅里,几位老人围坐一圈,正在看电视。大厅里暖洋洋地,地面整洁,窗明几净 。在一个样板标准间里,摆放着四张木板床,屋里有电视、空调、卫生间,可以说,家里有的设施,这里也都有。

这家老年公寓的负责人刘世营告诉记者,这样的一个房间,包括吃住及日常护理,能自理的老人一个月只需交600多元,半自理的老人一个月需要800元,不能自理的老人一个月需要1000元。

“这里白天有两名护理人员,晚上有一名。一天24小时都有人值班。”刘院长说。

杨大娘告诉记者,自己对这里的环境和服务非常满意,“就是希望价格能再便宜些。”杨大娘说,她老伴去世得早,虽然儿女们对她很孝顺,但他们每天忙工作,孙子孙女也都在外地上学,平时家里就留她一个人,她年龄大了,记忆力逐渐减退,需要多和人说话。得知这所老年公寓设施不错,于是子女们就把她送到这儿了。

据该公寓的刘院长介绍,他的老年公寓的基础设施在焦作市是数一数二的,但收费标准在焦作最多算中等,其他民营养老院入住的费用更高。

入住公立养老院必须是“三无”老人

1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焦作市福利院,首先看到一个几百平方米的活动场地,摆放着供老人活动的健身器材,但因天气较冷,活动场地上并无老人。

在福利院办公室主任程延梅的带领下,记者来到老人居住区,看到每个房间内分别有两位老人居住,房间内摆放着单人沙发,有线电视、悬挂吊扇、空调等设备,除此之外,每位老人分别有一个立式衣柜,一套日常洗漱用品和用餐器具。虽然天气较冷,但房间内采取集中供暖,感觉到很暖和。

据程主任介绍,目前,焦作市福利院内有90多位老人,40多名工作人员,福利院根据老人的年龄、身体情况对其进行了分班,每4位工作人员管理一个班,多则30个人,少则10个人,基本上能保障老人们的生活起居。

“现在,每个老人的生活标准为1000元/月,在饮食上,我们每天都有肉,并且每天午餐不重样,面条、米饭、饺子,厨师变着花样做,让老人们感觉像在家里一样。每到逢年过节,和老人们在一起包饺子,食堂做鱼、做鸡等美食改善生活。”程主任说。

据悉,焦作市福利院内分别配有一位医生和一名护士,定期对老人进行身体检查,当老人遇到感冒、发烧等轻微疾病时,医生可以独自进行治疗。如果老人遇到大病时,就必须送往医院进行专业治疗。

“但是想在这里入住的老人,必须都是无家可归、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三无’老人。”程主任说,这是福利院的准入门槛。

【现实困境】公立养老院工作人员难招聘

在记者询问养老院内是否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时,程主任摇了摇头,“从专业角度讲,负责老人心理治疗的工作人员称为社会工作师,但目前福利院内并无一名专业的社会工作师,虽然多名工作人员都在努力考取社会工作师资格证,但由于要求较高,并未有人考取”。

据程主任介绍,目前,虽然福利院内共有40多名工作人员,但在编制内的只有15人,剩余的大多为临时工,由于工资待遇较低,再加上福利院工作量大,这就要求工作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强,很多人不愿意到福利院工作,这就导致出现工作人员难招募问题。“之前,招募来几名工作人员,因心理压力承受不了,没干多长时间就走了。”程主任遗憾地说。

程主任表示,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愿意来福利院工作的人员大多数是下岗的“4050”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相对来说素质较低,在照顾老人时,难免存在责任心不强的现象。

“目前为止,我们只能通过院内培训的方式,提高这些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但这只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程主任无奈地说。

60多岁的范阿姨下肢瘫痪,无人照顾,已经来福利院7年了。“虽然在福利院里,工作人员照顾得都很好,但还是感觉在家里好,前两天哥哥来看我时,答应今年春节接我回家过年,现在我每天都盼望着过年呢!”范阿姨告诉记者。(下转AⅡ11)

【现实困境】民间投资渴望政府资金支持

在采访中,像紫瀛这样一个小型的家居式老年公寓内居住了20多位老人,入住率在90%以上。作为这家老年公寓的负责人,谈到困难,刘院长希望政府在水电以及采暖费用上给予更多优惠;在政策上,给予更多的资金补助及扶持;也呼吁社会上一些爱心人士,能关注他们这些属于“微利行业”的民营养老院。

目前,紫瀛养老公寓有23张床位,平均收费800元/月。据刘院长介绍,如果按照目前焦作市场价租赁这样一所老年公寓,每年的房租就将近6万元。6万元平摊在每一张床位上,相当于每张床每年近3000元的房租成本。按月折算,每张床的床位费成本近300元。

在民营养老院的收费名目里边,几乎都有“床位费”这一项收费,“床位费”往往占据着收费的大头。而对公办养老院来说,则不存在“床位费”的问题,因为公办养老院拿到了免费的资源。

“民办养老院以市场价拿地,成本过高,跟当下咱们老百姓的收入比起来,有一定的收费门槛。所以民办养老院收费要高一些。”刘院长说,目前焦作市的民营养老院,九成以上都是租房经营,如果买地建养老院的话,成本更高,很难挣回成本。

【市民观点】并不看好机构养老

刘女士是紫瀛养老院的一名工作人员。虽然她自己就在养老院工作,但是她并没有打算未来将自己的父母送到养老院居住。

她告诉记者,除去那些不能自理的老人外,来这里的老人必须转变观念才行。但凡是被子女送到养老院的老人,普遍心情抑郁,只有自己要求到养老院的老人,心情才比较平静。

中国具有重视亲情与团圆的传统,在中国人的价值观里,将父母送去养老院,不能算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尽管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并不具备家庭养老的条件。

“我不会送父母去养老院的,条件再好也不让去,护理人员再好,能比得上家人吗?”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何先生告诉记者,他有一个哥哥和两个妹妹,不会面临“两小养四老”这一现实问题。

“‘两小养四老’是未来中国家庭面临的最大的养老困境,我们的父母可能不会面临这个问题,但是我们的子女将来则是这个问题的面临者 。”在焦作一家私企工作的杨女士说,就中国目前的养老现状看,送老人去民营养老院是未来很多人会做出的选择,但她依旧对机构养老不看好。

【民政局】对民营养老院加大扶持力度

就焦作市目前机构养老的现状,记者采访了焦作市民政局老龄科的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焦作市各县区的养老机构加起来有30多家,但仍然难以解决老年人养老服务的难题。不过,就目前的现状,完全依靠政府包办养老机构也是不现实、不科学的。需要拉开层次,依靠市场资本投入养老。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养老服务业是潜在的“朝阳产业”,另一方面,它仍然是“微利行业”,这就是民间资本投资养老院提不起劲儿的现实。

“针对这个问题,我局已经采取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办养老机构。”该工作人员介绍,去年9月份,焦作市政府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指出,对各县(市)区社会力量兴办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由同级财政按照民政部门核定的床位数给予建设补贴:自建用房的每张床位补贴为1500元,(分3年按每年每张床位500元),租用房且租用期5年以上的每张床位补贴1000元(分5年按每年每张床位200元)。除此之外,对自建房的,政府从前期的规划、土地,到建设的补助、税收,再到运营中的收费、医疗,也会进行全程支持。

“力争到2015年底,焦作市养老服务机构床位规模达到15000张,实现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0张以上的养老服务新格局。”该工作人员说。

对公立养老院进行资源整合

据焦作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科的工作人员介绍,焦作市目前的农村敬老院有60所,其中,县(市区)级中心敬老院13所,乡镇敬老院51所,共拥有床位近5000张。全市农村五保供养对象3923人,其中在院集中供养的2710人,集中供养率达到70%。目前,集中供养标准为每人每年4200元,分散供养标准为每人每年2100元,集中供养率和供养标准在全省都排名靠前。

在敬老院工作的人员都必须持证上岗。为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医护能力,焦作市民政局和各县(市区)民政局定期组织院长和管理、护理人员培训,各敬老院也组织员工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学习有关护理知识和技能,经常开展测量血压、紧急施救、内务整理、知识竞赛等岗位竞赛,以加强其职业能力,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焦作市民政局社会福利科的蔡科长表示,焦作市福利院内的临时工作人员,多是政府为下岗的“4050”人员提供的岗位,这是促进下岗人员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

“目前,我们并无自主招募工作人员的权利,一切都根据政府部门的安排。”蔡科长说,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定期对福利院的工作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能力。

【网友建议】把原焦作市中医药学校改建为焦作市老年护理院

网友“群言纵横”说,焦作市虽有不少养老院,但由于失能老年人较多,焦作市目前缺乏一所集养老、老年护理、康复、老年医疗、临终关怀为一体的规范的质量上乘的、水平较高的、使老年人得以善终的“老年爱心护理院”。

该网友建议,把原焦作市中医药学校改建为焦作市老年护理院,并晒出了地理位置优越方便老人入住、靠近大型医疗机构安全度高等优势。这一建议也得到了“ 仁者寿”等网友的支持。

网友 “清净”说,民营养老院收费高,有时过分以盈利为目的,服务会变味,而政府办的养老院还受到计划体制影响。应该学习先进经验,提倡社区养老,引入社会志愿者,国家应给予扶持。

■ 记者手记

关心老人的今天就是关心我们的明天

关心老人,关心他们的今天,也就是关心我们的明天。在采访中,记者心里一直有这样一种感觉:社会发展真是快,快得我们都来不及看到,有些特殊群体的问题已经出现了,而我们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如何应对。

中国的养老现状令人堪忧,私人养老院费用昂贵,公立养老院入住门槛高,家庭养老问题诸多。住不起、住不进、住哪里,正成为老年人的养老心病。社会发展应又好又快,GDP应该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领域的发展齐头并进。有的时候,步子慢下来未必不是好事,可以让我们补齐短板,毕竟这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质量。不然,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如果不能破解养老困局,最浪漫的事,也就不再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了。

责任编辑:熊亚

养生节目

进入>>

机构免费加入

机构养老动态

更多>>

走进松堂关怀医院,送福老人

这是一家集医院、福利院、敬老院职能为一体的综合机构,以精湛的医术医德和丰富的护理经验扬名,至今已为18000多位老人带去了诚挚的关怀。院长还给我们上了一课,题为“社会沃母”理论――世界各国医学专家将临终关怀定为六个月。而松堂医院经过十几年对一万多位临终者调查结果应为280天,正象新的生命在母亲子宫里的280天得到了呵护一样,临终病人就像孩子,也同样需要社会的关怀;松堂关怀医院的工作就是营造这美好的“社会沃母” [详情]
走进松堂关怀医院,送福老人

明星机构访谈

更多>>

明星养老机构访谈申请条件

明星机构访谈是针对热衷养老产业,对养老行业及其发展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入了解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养老领域资深人士进行采访交谈的专业平台。 [详情]
明星养老机构访谈申请条件

关于中华养老网

养老产业招商

城市产业招商

联系我们 |刊登广告 |平台介绍 |关于我们 |豁免条款 |招聘信息 |隐私保护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