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潜伏在夜间的杀手养生课堂

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2013/1/30 [ ]

随着社会逐渐老龄化,老年慢性病患者逐年增多,由于疾病长期缠身,迁延难愈,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诸多问题。老年慢性病患者除罹患疾病的主要症状外,经常还突出表现为焦虑、内疚、自责的心理,甚至消极悲观,自暴自弃,可出现绝望厌世心理,有时表现为抑郁少言,有时表现为急躁、怒气冲冲,碰到一些琐碎小事就大发雷霆。对于这些精神和神志的表现,必须加强心理护理,通过热情关心,耐心引导,帮助他们消除顾虑及其它有害的心理因素,增强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因素,主动配合治疗。

1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老年慢性病患者在临床上对病情估计多为悲观心态,心理上也突出表现为无价值感和孤独感,一般老年人突出的心理特点是希望被重视,住院的老年患者多盼望能有亲人探望,护理人员要有意识地告诉家人多来探望,做到尊重和理解老年患者的心理要求。

1.1护士要努力做到尊重老年患者,给予老年患者的恰当尊称,并照顾他们的生活习惯。老年患者体力差,反映迟钝,给老年患者做各项检查或操作时,要耐心解释清楚,讲话要简明扼要,使老年患者能够听明白。老年人患病后脾气会发生改变,固执、猜疑、乱发脾气。此时更需要我们给老年患者多一分理解与关怀,对他们要和谐温柔,多给一些心理上安慰;老年人怕孤独,因此医护人员更应加倍关心他们,了解个人爱好,了解一般家庭情况,使老年患者感到很亲切。嘱其亲朋好友多给予支持和关怀,以使护理效果更加满足。

1.2老年患者都看重自己的身体,天天都细心体会着身体病情的变化,害怕病情恶化,整日胡思乱想,大脑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轻易使病情加重,所以医护人员要注重调整老年患者的心理,引导他们打太极拳、下象棋、练气功、散步等活动。分散注重力,减轻压力,从而帮助病情恢复。

2合理的饮食护理

2.1食物选择应注重营养平衡,适当限制热量摄入。选择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低脂肪,低糖、低盐、高维生素食物及适量的含钙、含铁食物。食物加工应细、软、松,既利于牙齿咀嚼,又便于消化。烹调后应具有色、香、味,以促进食欲。同时注重烹调时间和温度,尽量减少维生素的损失。

2.2避免饮食过量因为老年人多体弱多病,加上身体各部位的功能减退,非凡是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泌尿系统的功能减退。如过量饮食势必加重上述3个主要系统的负担,使他们常处于“超负荷”的状态。长此以往,会使无病的机体功能衰退,有病的机体功能恶化。高血压病、心脏病、脑动脉硬化等患者,过量饮食常可引起意外,甚至因抢救不及时而导致死亡。因此,宜少量多餐,避免饮食过量。

3用药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的用药须十分慎重。在保证给药途径畅通的情况下,应严密观察老年患者用药时易出现的副作用和过敏反应。静脉、肌肉给药时速度慢于平时,并注重合理应用和保护好老年患者静脉血管。由于老年人的记忆力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发药时护士应将内服药与外用药物分开,做出明显标记,在发药时向老人讲解清楚,使其确实明白;并放在醒目的地方,提示按时、准确服药,防止漏服或错服。安眠药最好上床后服,以防药物在老人上床前起作用而引起跌到。

4住院期间坚持用脑,坚持锻炼。人到老年,各种脑力功能、体力功能逐渐衰退,坚持用脑,能增进脑细胞活力,延缓反应迟钝,老态龙钟。适当的身体锻炼,有利于功能的恢复,增强抗病能力,促进康复,延长寿命,减少心理危机的发生。另外,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吃好睡好,才能保持心情愉快,有利于身体的康复。

体会

通过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多方心理护理,可以减轻和消除患者致病的心理因素,防止疾病的恶性循环,缩短了患者的住院天数,减轻了个人、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充分的提高。

责任编辑:wallace
  • 养生

养生节目

进入>>

机构免费加入

热点问题

更多>>

居家养老:起步13年仍在摸索中

所谓居家养老,是立足家庭,依托社区,借助养老服务组织专业化服务,通过上门或日托照料形式,为老年人提供以助餐、助洁、助急、助浴、助行、助医等“六助”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详情]
居家养老:起步13年仍在摸索中

明星机构访谈

更多>>

明星养老机构访谈申请条件

明星机构访谈是针对热衷养老产业,对养老行业及其发展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入了解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养老领域资深人士进行采访交谈的专业平台。 [详情]
明星养老机构访谈申请条件

关于中华养老网

养老产业招商

城市产业招商

联系我们 |刊登广告 |平台介绍 |关于我们 |豁免条款 |招聘信息 |隐私保护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