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潜伏在夜间的杀手养生课堂

气管切开术后应如何护理呼吸道

2013/3/21 [ ]

气管切开是通过手术方法将气管切开,插人气管套管以形成人工通道,以解决呼吸困难或窒息的一种技术。本文从一、气道湿化护理:湿化液的选择、湿化的方法;二、吸痰护理:吸痰管的选择、吸痰时机、吸痰方法、吸痰时的供氧问题;三、气管套管护理:内套管的清洗消毒、内套管位置管理、脱管的护理等三方面作了祥细的介绍。

气管切开是通过手术方法将颈段气管切开,一般在第2和第3或第3和第4气管环之间作切口插入气管套管以形成人工通道,病人可以直接经气管套管进行呼吸,可用于解除或预防较严重的喉阻塞引起的呼吸困难或窒息的一种急救技术,以抢救病人的生命。作为有创的气道,其护理一直是专业护理人员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尤其是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迅速。作者就本人的研究和探讨并结合文献就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新进展总结如下:

1.气道湿化护理1.1湿化液的选择气管切开后空气直接经气管套管进入呼吸道,失去了上呼吸道对吸入空气的加湿和加温、清洁和过滤作用,吸入的干燥空气易损伤气管粘膜,气管内的分泌物容易结痂堵塞呼吸道,湿化的目的是稀释分泌物以利于吸引或咳出;补充每日水分消耗,维持支气管表皮细胞纤毛的正常功能。常用的药液是在生理盐水中加入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糜蛋白酶等。有实验证明,无菌蒸馏水和0.45%盐水湿化效果优于生理盐水。因为气管内滴入生理盐水对病人有很多不利,不但不能稀释痰液,而且还会造成细支气管阻塞和感染,当生理盐水进入支气管内水分蒸发快,钠离子沉淀在肺泡支气管形成高渗状态,引起支气管水肿,不利于气体交换。国外新的护理操作中已不将滴生理盐水作为气管切开患者的常规护理操作。而0.45%盐水吸入后在气道内浓缩,使之接近生理盐水,对气道无刺激作用;蒸馏水因不含盐分对气道无刺激。临床观察,应用0.45%盐水加沐舒坦15cmL滴管或用0.45%盐水加沐舒坦30cm雾化,湿化效果更佳。

1.2湿化的方法良好的气道湿化可以降低痰液粘稠度,有利于痰液排出,减少痰痂的形成。临床上常用的气道湿化方法有以下几种:湿纱布覆盖法、超声波雾化加湿法、套管内滴药法、气道灌洗法(又称呼吸道清扫或肺清扫)和持续给药法(输液器滴注法、微量静脉泵推注法、输液泵注入法)等。其中前三种方法属气管切开术后常规气道湿化方法,无论何种病人都适用。肺清扫要严格掌握其适应症,选择清醒、咳嗽反应敏感、体质好的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即在患者吸气时,先将生理盐水1cm注入气管套管内,保留15s,吸出。此法能够刺激气管,稀释细小气管痰液,多用于有大量粘液或浓痰时。持续给药法由于湿化液量少,对气道刺激小,不易引起刺激性咳嗽,且持续湿化符合气道持续丢失水分的生理需要,是理想的气道湿化方法,但因收费高微量泵有限,每次使用只能输50ml,每天需配制5次,目前临床应用不广泛。故在临床工作中应针对病人的不同情况,灵活应用,合理维持气道湿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吸痰护理2.1吸痰管的选择吸痰管有橡胶、硅胶等,现在一次性硅胶管逐渐代替了可重复使用的质地较硬的橡胶管。一般成人使用16-18号吸痰管,过粗会损伤呼吸道粘膜,太细在呼吸道分泌物粘稠的情况下易造成吸引不畅,吸痰管的外径与气管套管内经比应<0.5。气管内吸痰管与口腔内吸痰管要分别选择,口腔内吸痰管应选择园头多孔吸痰管;气管内吸痰管前端应该为园头单孔吸痰管,用单头园孔吸痰管吸引比用园头多孔吸痰管吸引,粘膜损伤出血发生率低,所以在给气管切开患者吸引时,选择游离端为单孔的吸痰管为宜。

2.2吸痰时机吸痰是机械通气病人的主要护理措施之一,传统观念认为应定时湿化吸痰,临床观察,不必要的吸痰频繁可导至不必要的气管粘膜损伤,加重低氧血症和左心衰竭。而按时湿化吸痰比定时湿化吸痰更有效,一方面减少了对患者的刺激,另一方面痰量多的患者因拘泥于定时湿化吸痰,则不能及时清除气道内分泌物,导致并发症的发生。现在我们认为适时吸痰是控制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将吸痰不作为常规操作,仅在患者有大量痰液潴留上呼吸道,如患者呼吸音减弱、呼吸困难、有痰鸣音或呼吸哮鸣音、病人氧分压或血氧饱和度突然降低、使用的呼吸机出现高压报警时才吸痰,这样可以减少肺部感染的机会。

2.3吸痰的方法常规吸痰法将吸痰管反折无负压下插入气管内15-17cm处(支气管分叉处)松开反折部分边吸痰边旋转吸引退出,有文献报道每次吸痰时先吸取气管套管口的痰液,再将吸引管反折(不产生负压)下插至气管内15-17cm处,再上提吸痰管1cm松开发折部分,边吸边旋转退出,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两次吸痰间隔时间不超过3-5min,效果更好。经临床实践证实减少了因人为操作污染造成的感染机会,降低了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减轻了吸痰时SPO2下降程度,缩短了吸痰时和吸痰后低氧血症持续时间,减少了气管粘膜的损伤。在吸痰管旋转上提的过程中,如遇到阻力不可强行提出,而应立即用左手将吸痰管反折,阻断负压0.5-2.5s,阻力解除后,继续旋转上提吸痰,如果效果不理想,还可将吸痰管与吸引管分离1.5-2.5s,然后将吸痰管稍上提接吸引管继续吸痰,经临床实践证实,常规吸痰法持续负压吸引吸痰,极易造成气管粘膜损伤出血,而在吸痰中结合应用阻断或解除负压的方法对气管粘膜的损伤较小。

2.4吸痰时的供氧问题缺氧是气管内吸痰最常发生的不良反应之一,为防止气管内吸痰引起缺氧,在吸痰前后应给予预充氧,(即吸痰前予吸纯氧5min,吸痰后予5min仍给予纯氧吸入)可预防因吸痰导致的低氧血症和组织缺氧。

3.气管套管的护理3.1内套管的清洗消毒煮沸消毒是常用的内套管消毒方法,但此方法消毒时间较长,内套管与外套管长时间分离易致痰液粘结,阻塞气道,影响通气。目前随着塑料套管的广泛运用,用3%双氧水溶液浸泡5min后彻底清洗,再用同样溶液浸泡5min,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无菌纱布擦干,每日4次。经临床实验证明,消毒效果与煮沸法相同,但可缩短内外套管脱离时间。高压蒸汽灭菌法效果优于煮沸法和浸泡法,单由于消毒时间长造成内外套管长时间分离,宜采用同型号内套管高压蒸汽灭菌法,但会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因此临床上多采用浸泡消毒法,可节省时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3.2气管套管的位置管理临床上常见气管套管脱出的原因有激烈咳嗽、躁动、套管过短、套管系带过松等。在护理中要注意评估患者神志和体位的变化,对神志清醒者讲明套管的意义和注意事项防止患者自行拔出,对神志不清、躁动患者应给予适当的肢体约束或镇静。气管切开术后应抬高床头30-45度,头部位置不易过高、过低,给患者翻身时应头颈躯干处于同一轴线,防止套管旋转角度过大,手术当天嘱病人不要过多变换体位,套管固定颈部松紧以一指为度,要经常检查套管位置有无松脱,方法是取一小块棉丝置于套管口,棉丝受呼吸气流的冲击,应上下飘动,如棉丝不动,表示套管已脱出气管。应及时更换套管。

3.3脱管的护理病人病情稳定,呼吸功能恢复,能自行排痰,痰液减少,可进行堵管试验。如堵管24-48小时病人无呼吸困难,能进行咳嗽、进食、入睡等可考虑拔管,拔管前先消毒切口周围皮肤,拔管后用蝶形胶布将切口拉紧,一周左右即可愈合。

综上所述,我们在气管切开人工气道护理中采取了各种有效的护理措施,深入地研究和改进,逐步改变了以往的经验式、直觉式护理,使我们的护理工作得到更进一步更有科学性的发展,不但有利于病人,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同时也使我们的护理质量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责任编辑:wallace
  • 养生

养生节目

进入>>

机构免费加入

热点问题

更多>>

居家养老:起步13年仍在摸索中

所谓居家养老,是立足家庭,依托社区,借助养老服务组织专业化服务,通过上门或日托照料形式,为老年人提供以助餐、助洁、助急、助浴、助行、助医等“六助”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详情]
居家养老:起步13年仍在摸索中

明星机构访谈

更多>>

明星养老机构访谈申请条件

明星机构访谈是针对热衷养老产业,对养老行业及其发展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入了解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养老领域资深人士进行采访交谈的专业平台。 [详情]
明星养老机构访谈申请条件

关于中华养老网

养老产业招商

城市产业招商

联系我们 |刊登广告 |平台介绍 |关于我们 |豁免条款 |招聘信息 |隐私保护 |版权申明